梅贻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,生于1889年12月29日,逝世于1962年5月19日。他是梅曾臣的长子,出生在天津。梅贻琦在1904年成为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,并与周恩来有密切交往。1908年,他进入保定高等学堂,之后赴美留学,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。回国后,他于191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物理,并先后担任教务长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。从1931年到1948年,他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,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,梅贻琦暂时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他回到北平筹备复校,并继续担任校长,直到1948年清华园解放前夕。1953年,他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。1955年,他回到台湾,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,并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和清华大学校长。他还兼任中华民国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。在他担任校长期间,清华大学得到了长足发展,全校设有5个学院26个系,师生人数超过2400人。梅贻琦晚年居住在美国和台湾,1960年5月因病入台大医院疗养。1962年5月19日,他在台北去世。他的夫人韩咏华于1977年回到北京定居。梅贻琦个性沉静,寡言慎言,被叶公超形容为“慢、稳、刚”。他注重身教胜于言教。
历史上的今天:05月19日发生了哪些大事?
历年05月19日的重要事件回顾
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:历史上05月19日的瞩目事件
历史上05月19日被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
当年今天的历史事件:05月19日在历史上的重要时刻
历史上的今天:05月19日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