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伯华先生是一位现代名中医,他在1955年11月23日病逝,享年71岁。孔伯华的祖父是一位当地名医,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孔伯华在年轻时攻读经书,并随父亲宦游各地。后来,由于母亲生病,他决心学医。16岁时,他移居河北易州行医,并与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好。25岁时,他在北京外城官医院任职,与当时的名医张菊人、陈伯雅等人一起学习和交流医术。
1929年,汪精卫反动政府试图消灭中医,孔伯华联络同道在北京创办了医药学会,并奔走呼吁。他被推举为联合会主席,前往南京与政府谈判,最终使政府取消了消灭中医的计划。同年,孔伯华与萧龙友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医学高等学校——北京国医学院。他邀请各地名医一起工作,辛勤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才。这些学生成绩卓著,成为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才。在中医元气大伤的情况下,他们承担起了继承和发展中医的重任。
解放后,孔伯华因医术高超,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。他还因高风亮节倍受各界人士尊重。他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(主席团成员)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。党中央选定孔伯华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。
孔伯华先生一生操劳,1955年3月10日,在出诊过程中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,但仍勉强为6位病人诊治。之后他回家调养,但意外地一病不起,最终于1955年11月23日病逝,享年71岁。他去世后,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,并亲自前往寓所吊唁。
孔伯华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“虎啸龙腾”。他在遣方用药时必先辨证精详,根据不同的证候使用不同的药物,并没有门派的偏倾。他认为无论是祛邪还是扶正,都是为了恢复和补养元气的目的。扶正即为祛邪,祛邪也可扶正,孰前孰后应根据个体、地域和时机来决定,不可先入为主。他认为只要辨证准确,就可以“参、奉、扶、祛”四法并用,以达到治疗的效果。
历史上的今天:11月23日发生了哪些大事?
历年11月23日的重要事件回顾
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:历史上11月23日的瞩目事件
历史上11月23日被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
当年今天的历史事件:11月23日在历史上的重要时刻
历史上的今天:11月23日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?